包皮要不要割?事关孩子一生,医生:小心白挨一刀!(建议家长收藏)

2023-04-28 10:34:52

都说暑假是割包皮的旺季,

有多旺呢?

大概就是这个样子……

网络图片

但是,对于“割包皮”,仍有一堆找不到方向和真相的家长们——

是不是所有男孩子都要挨一刀?

什么年龄割最合适?

手术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?

所以今天特地给大家讲讲男孩子“割包皮”的那些事儿~

男孩的包皮有三种情况

来看一张图片:

男孩的包皮情况主要有三种:

1、正常包皮

2、包皮过长

包皮较长,覆盖龟头,但在阴茎勃起或用手将包皮往下翻时,龟头和尿道口能露出。

3、包茎

包皮长且包皮口过小,阴茎勃起或用手将包皮往下翻时,龟头和尿道口无法露出。

包皮这东西,似乎生来累赘,被家长们都嫌弃得不要不要的。

其实,这可能是你对它的误解哦!

包皮是指位于阴茎前端包住阴茎头(龟头)的那层皮,虽然只有那么几平方厘米,地位却一直非常重要。

它是小丁丁的优质“皮衣”,贴身裁剪,具有超好的伸缩性。说起来,它的功劳可不小:

1、就像眼睑保护眼睛一样,包皮也保护男孩的小丁丁不受伤害,还能保持它柔软、湿润和良好的敏感性。

2、包皮含有大量触觉感受细胞,是性敏感部位。

3、包皮的腺体能分泌抗细菌和病毒的蛋白,是身体免疫预防的一道防线。

在人类发展历史上,包皮也曾立下赫赫战功。原始人时期,大部分狩猎活动通常要在深山老林里完成。

那年代,还没有驱蚊液、电蚊香,所以,人们经常会被各种蚊虫叮咬。

而作为男性全身最敏感、最易受到刺激的部位,特别需要包皮君的“贴身保护”。

那个年代,没有包皮的男性,在进化过程中,就渐渐被大自然淘汰了。

撸到位,不用挨一刀?

既然包皮这么重要,为啥割包皮又如此“流行”呢?

这就要从丁丁的“感受”说起了。

小丁丁最喜欢的是皮衣尺寸是:

松弛的时候可以露出尿道口,上翻时可以露出脖子(冠状沟)。

如果皮衣太紧,把丁丁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,医学上称其为“包茎”。

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了:如果皮脂、尿液渗透到包皮缝隙中去,可能引发阴茎发炎及尿路感染,这就是需要割包皮的情况之一了。

“听说,如果能撸下来,就能不挨刀,是真的吗?”

专家给您划重点啦:

三岁前,千万别硬撸!

男孩三岁前大部分是生理性包茎,这是正常的,包皮与龟头粘在一起,之间没有缝隙,细菌也不会进入,每天洗澡时冲洗外面即可。

此时若“强撸”包皮,就会造成包皮与龟头之间出现缝隙。

细菌就可进入,有可能造成感染,上翻不仅造成疼痛,还会因刺激而造成局部损伤,引起局部肿胀,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。

三岁后,可尝试翻开清洗。

3岁开始,包皮逐渐开放,80%的孩子到8岁左右,包皮都能够上翻。

家长可以这样尝试清洗:

轻柔地将包皮撸开;用温水冲洗干净;

如果有包皮垢可以在包皮和龟头处涂上橄榄油1~2分钟后再用浸满油的棉签轻轻擦拭;

清洗擦干水分后再将包皮撸回原处。

如果一开始不能轻松分开,可以每天坚持翻,能翻多少是多少。

要提醒家长的是:如果孩子3岁后包皮口仍较紧、上翻困难,建议就诊,由医护判断如何处置。

如果条件适合,可以学起医护的“徒手翻包皮”技术!

正确撸,不能保证不挨刀,但对发育好。

即使家长帮撸,如果孩子仍然有包皮过长、反复嵌顿等情况,经过医生评估后,很可能还是需要手术。

那岂不是“白忙一场”?当然不是,正确撸,好处多多哦!

1、减少细菌感染和炎症

包茎的孩子,尿液会积留在包皮囊内,不断分解出刺激性物质,导致包皮垢或包皮结石形成。

这容易引发细菌感染,远期甚至有诱发阴茎癌的危险。

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洁,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。

2、有利于术后恢复

如果包皮垢积存数年,那种粘连不是“徒手上翻”就能搞定。

局部炎症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,轻则形成瘢痕,重则局部感染扩散。此时医生也不会轻易手术。

所以,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洁,是术后良好愈合的保证。

3、有利于生殖器的正常生长发育

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洁,龟头和包皮无粘连,就不会阻碍阴茎和龟头的“自由生长”。

到了六七岁,如果已经没有包茎就最好,即使还有包茎,手术即可,也不会耽误发育。

这些情况该割,别犹豫!

孩子3岁前属于生理性包茎,如无继发感染等,不需处理。

但如果包皮反复感染等并发症,需及时就医处理,甚至包皮口出现瘢痕,需早做治疗。

包茎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先天和后天:

先天性包茎(生理性)可见于每一个正常男性新生儿,健康的新生男婴很少有不是包茎的情况。

到3~4岁时,随着阴茎的发育,以及间歇性阴茎勃起等,包皮向上退缩显露出阴茎头。

后天性包茎(病理性)多是由于阴茎头包皮炎及损伤引起的,这种情况下,包皮口形成的疤痕会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和扩张功能,不能向上退缩。

并可能伴有尿道外口狭窄,出现尿线细小、排尿困难、反复感染等,这种包茎不会自愈,需要行包皮环切术治疗。

5岁以上的孩子仍存在包茎,根据情况可考虑行包皮扩张术或包皮环切手术。

所以,不是所有包茎都需要手术治疗。

需要手术的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:

1、真性包茎:

包皮口严重狭小,甚至出现瘢痕性包茎。

2、反复包皮嵌顿:

多见于包茎。

包皮被翻开后,狭窄的包皮口形成紧束的狭窄环,紧紧地箍住“小丁丁”。

这种情况需要及时送医院,处理不及时,会有“小丁丁”坏死的可能。

3、包皮过长:

反复包皮炎和泌尿道感染等。

包茎有哪些危害?

1、继发感染

包皮内皮脂腺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清洗排出,就会变成乳白色的“包皮垢”,适宜细菌生长繁殖,这些都可能会通过尿道逆行导致泌尿道感染。

2、影响排尿

包皮口狭小,排尿时包皮鼓起像“水泡泡”,造成排尿不畅,或者复发包皮炎引起尿道外口瘢痕狭窄,造成排尿困难,长期可能影响膀胱、肾脏功能。

3、影响阴茎发育

如果青春期仍存在包茎,阴茎被束缚,限制阴茎增长及变粗,严重者导致阴茎发育不对称,引发阴茎弯曲。

4、引发早泄

阴茎头未显露,平时受到的摩擦刺激少,阴茎头表面神经过于敏感,成年后性生活时就可能触发过早射精,造成早泄。

5、引发癌症的潜在风险

有研究表明,包皮环切术可以减少阴茎癌及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;但也有报道,在常规行包皮环切术的以色列,与不普及环切术的北欧国家,这两种癌症发病率都很低,无明显差别。

所以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注意局部清洁,可预防阴茎癌发生。

6、包皮嵌顿

由于包皮口狭窄,强行将包皮翻转到冠状沟时,狭窄的包皮口在该处形成一很紧束的狭窄环,使阴茎头血液循环障碍,因而导致水肿、疼痛,即产生了嵌顿包茎。

如不及时处理,可能发生糜烂、溃疡,甚至阴茎头缺血坏死。

包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?

包茎治疗方法有多种,根据患者年龄,包茎类型、严重程度、病因及是否存在尿路畸形、并发症等选择具体治疗方式。

1、等待观察

对于3岁以下的生理性包茎患儿,若如无继发感染等,不需处理。

2、药物治疗

类固醇膏/霜能够缓解包皮口狭窄,使缩窄的包皮变得柔软有弹性,减轻包茎程度,甚至达到部分包皮翻转。

3、包皮口扩张清洗

经常上翻包皮口可使包皮口逐渐扩大。

可采用扩张器械扩张包皮口取得良好效果,该法对于无包皮感染及纤维化的儿童效果好。

另外包皮过长、存在包皮阴茎头粘连的小儿,可先予分离粘连,平时注意清洗,青春期后阴茎发育,包皮可能就不长了,避免了手术;

如果清洗后包皮仍存在不适感、湿疹、反复发炎等,也可考虑手术治疗。

4、手法翻转或复位

对于婴幼儿期的生理性包茎患儿,家长可试行将包皮反复上翻,以扩大包皮口,显露阴茎头,清洗包皮垢。

此过程手法应轻柔,切勿暴力,且每次应适可而止,以免引起患儿疼痛。

强行翻转包皮有可能造成包皮撕裂、瘢痕形成,有引起病理性包茎或嵌顿包茎可能。

5、手术治疗

目前,许多医院都有最新的包皮环切吻合器,进行包皮环切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,创伤及出血也少,术后外形美观,尤其适合小朋友手术,儿童医院已开展此类手术多年,效果良好,得到广大家长及患儿欢迎。

再强调一遍,有这些情况时一定要手术:病理性包茎,生理性包茎合并反复的包皮龟头炎、反复尿路感染。

另外,如果有凝血机制障碍,局部急性感染期就不能手术哦。

对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年龄,我们建议一般是5岁以后,孩子自控能力较好,基本能够配合局部麻醉和医生手术的时候最好。

但是如果存在反复包皮炎、尿路感染,或是包皮口已经有瘢痕形成的,就不受年龄限制了,需尽早手术。

术前术后注意事项

术前:

1、注意局部清洁,避免局部皮肤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。

2、采用局麻手术,娃娃术前不需要禁食禁饮。

3、对患儿一般身体状况做初步检查(胸片、心电图、凝血功能、肝肾功能等),不仅是麻醉手术需要,更是对孩子和家长负责。

术后:

1、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,适量多饮水、勤排尿,3天后可淋浴,同时听从医生建议来医院复查。

2、如遇病情变化,如出血、排尿困难、发热等,需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
暑假是个适合为孩子进行包茎手术的时期,这样既不耽误孩子学习,又能够使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另外夏季做包茎手术,气温高便于暴露创面保持干燥,相对有利于术后护理,并减少感染几率。

现在大家对于娃娃是不是需要割包皮,有一定了解了?

点个“在看”,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,

带孩子割包皮,不能盲目跟风,一定要清楚,哪些情况能割,哪些情况不能割。

素材来源:三甲传真、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、深圳市儿童医院、南充市中心医院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
进销存软件 https://www.wangdian.cn/seolist/4/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淮北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综艺娱乐、国际资讯、热点新闻、房产家居、体育健康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淮北资讯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